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举办“数智赋能黄河文化创新传播”研究生创新教育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1-28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26日,应研究生处、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邀请,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工程办公室主任、杨秦予和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岳德军,在我校龙湖校区图书馆八楼北学术报告厅,作题为《数智赋能黄河文化创新传播》 研究生创新教育主题讲座。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代表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建波主持。

李建波简要介绍了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近年来顺应学校更名河南省电子科技大学,重塑学科方向,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促进黄河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创新黄河文化传播形式,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学院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持续推进数智技术与新闻传播学科的嵌融,打造黄河文化创新传播学科专业品牌的构想。

杨秦予做了题为《赓续中华文脉 传播黄河文化》的主题讲座,分享了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以《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的编辑出版为例,分享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强化主业责任,打造文脉工程的做法。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文脉丛书”已经形成了显著的品牌效应,成为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

岳德军以《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挖掘—以治河传统技艺为例》为题,从黄河中下游的水灾治理这个故事说起,深刻分析了黄河文化的现实价值,并以治河传统技艺为例,探讨了如何挖掘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他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完善遗产名录与保护制度,征集复制文物,整理典籍档案,他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施抢救性保护与传承,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主题报告结束后,进行了青椒论坛。新闻与传播专业2024级研究生田萌、刘妙然、乔静杰分享了近期她们关于黄河文化的研究成果。两位专家对三位同学的成果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三位同学的思考和探索,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三位同学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指导。

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院长杨静教授作总结讲话。她表示,两位专家的分享让我们共同见证了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让人深受启发。杨院长强调,学院目前正积极围绕黄河文化创新传播开展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她鼓励全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充分利用数智技术赋能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河南省文化强省贡献新传学院的力量。

近年来,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聚焦黄河文化创新传播和黄河文化思政育人,重塑学科特色,重构课程体系,打造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金课群,鼓励教师开展黄河文化专题科学研究,“河南古村落文化传播”已成为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色品牌,近百部河南历史文化短视频作品、融媒体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哔哩哔哩、顶端新闻等媒体报道展播,十多项黄河文化主题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学院2022年获批黄河文化+”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2023年获批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通讯员:乔静杰)